15056029383

南京大学鞠熀先&马晶Angew.:电子供体配位MOF提高光电化学性能

6/27/2023 8:03:00 PM

1

研究内容

光电化学(PEC)过程涉及在光照射下产生电子-空穴(e--h+)对,以及随后电子供体/受体与光活性材料之间的能量转移。通常,光活性材料的电荷分离和传输决定了光电转换效率。为了增强PEC性能,通常需要额外的电子供体/受体来抑制电子-空穴复合。然而,由于长距离扩散,增强是有限的。

南京大学鞠熀先和马晶设计了一种自供电电子策略,通过在金属有机框架(MOF)中配位电子供体1.4-二氮杂双环[2.2.2]辛烷(Dabco)来增强PEC。实验揭示了混合配体MOF(m-MOF)中的网状光电子转移机制,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行了验证。Dabco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电子-空穴复合,这是由于框架中的自供电电子和更长的电子寿命,导致光电流提高了23.2倍。作为概念验证,用设计的mMOF构建了一种简单的PEC方法,以证明其在灵敏生物分析中的应用。这项工作为提高纳米材料的PEC性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。相关工作以“Electron Donor Coordinated Metal-Organic Framework to Enhance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”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。

2

研究要点

要点1.作者研究了一种具有两种电活性配体的柔性疏水性锌基MOF,分别证明9,10-二(对羧基苯基)蒽(DPA)、1,4-二氮杂双环[2.2.2]辛烷(Dabco)和金属节点的发光体、共反应剂和自增强ECL功能。双重网状内氧化和两个氧化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产生用于增强ECL发射的激发的DPA*。

要点2.受网状内电荷转移的启发,作者使用Dabco作为电子供体来抑制电子-空穴复合,研究混合配体MOF(m-MOF)的PEC性能。在m-MOF中,[Zn2(COO)4]桨轮单元作为金属节点,DPA配体作为光吸收单元。d轨道(3d10)的完全填充使Zn2+氧化还原失去活性,从而阻断了配体与金属之间的电荷转移,突出了研究光诱导配体-配体电子转移的重要性,并为验证电子供体介导的PEC电子转移机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模型。

要点3.与单配体MOF(s-MOF,DPA作为配体)相比,mMOF显示出23.2倍的光电流增加,这归因于电子供体的存在和m-MOF中较长的电子寿命。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可以很好地验证电子转移机制,并且通过使用m-MOF构建一种简单的PEC生物传感方法来灵敏检测细胞膜蛋白酪氨酸激酶-7(PTK7)作为分析物模型,也证明了增强的PEC性能的应用。

3

研究图文

图1.(a)结构:Zn2+节点、DPA、Dabco和[Zn2(COO)4]桨轮单元。C、紫色;O、红色;N、蓝色;Zn2+,黄色。m-MOF(b)和s-MOF(c)的框架结构。m-MOF的HR-TEM(d)和N2吸附-解吸等温线(e)。

图2.(a)m-MOF及其组分的DOS曲线。(b)m-MOF的UPS显示开端水平(Eonset)。插图:最大价带和费米能级之间的相对能隙。(c)s-MOF和mMOF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(LUMO)能级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(HOMO)能级。(d)DPA、s-MOF和m-MOF的光致发光寿命曲线。

图3.(a)不同GCE在含有0.1 M NaCl的0.01 M磷酸盐缓冲盐水(PBS)中,50 mV s-1下的CV。(b)(1,2)s-MOF/ITO和(3,4)m-MOF/ITO在空气(1,3)和N2饱和(2,4)0.01 M PBS(含0.1 M NaCl)中的光电流-时间曲线。(c,d)在Xe灯照射5分钟下,在5,5-二甲基-1-吡咯啉N-氧化物(DMPO)水溶液(c)和甲醇(d)中的m-和s-MOF的电子顺磁共振(EPR)光谱。最低电子之间的电荷密度差顶部(e)和侧面(f)视图的m-MOF的激发和原始基态(等值=0.0003 a.u.)。电子密度增益和损失分别以黄绿色和浅蓝色表示。

图4.(a)DPA和Dabco的LUMO和HOMO能级。(b)通过网状内光电子转移的自供电PEC机制示意图。(c)在含有0.1 M NaCl的0.01 M PBS中,在0.001、0.003、0.005、0.01、0.1、0.5、1、5、10和50 nM(从a到j)下,生物传感器对PTK7的光电流响应。(d)PTK7检测的校准曲线(n=3)。

4

文献详情

Electron Donor Coordinated Metal-Organic Framework to Enhance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

Weisu Kong, Da Zhu, Yong Zhang, Rengan Luo, Jing Ma,* Jianping Lei, Huangxian Ju*

Angew. Chem. Int. Ed.
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nie.202308514

关于我们
订购指南
常见问题FAQ
  • 联系人:李经理
    扫码添加微信
已经到最底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