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56029383

廖培钦Angew.:双活性位点MOFs高效电合成尿素

7/17/2024 9:32:00 AM

研究内容

从CO 2 和NO 3 − 中电合成尿素是能源密集型工业过程的可持续替代方案。阻碍这项技术进步的主要挑战在于开发先进的电催化剂,该催化剂有效地利用丰富、低成本的CO 2 和氮源来生产具有高法拉第效率(FE)和电流密度的尿素。由于可设计的框架和多功能性,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在电催化中提供了巨大的潜力,如电化学CO 2 还原反应(eCO 2 RR)、析氧反应(OER)和氧还原反应(ORR)。然而,它们在尿素电合成中的应用仍未被探索。

中山大学廖培钦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(MOF),即由镍酞菁(NiPc)配体和方形平面FeO 4 节点构建的PcNi−Fe−O,作为尿素电合成的电催化剂。PcNi−Fe−O在10.1 mA cm −2 的高电流密度下,在中性水溶液中以54.1%的高FE(尿素)产生尿素,表现出显著的性能,超过了大多数报道的电催化剂。在10.1 mA cm −2 的电流密度下连续运行20小时,未观察到明显的性能下降。通过将电极面积扩大到25 cm 2 并运行8小时,获得了0.164 g高纯度尿素,突显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。相关工作以“Highly Efficient Electrosynthesis of Urea from CO2and Nitrate by a Metal-Organic Framework with Dual Active Sites”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。

研究要点

要点1.考虑到铁基催化剂在将NO 3 − 还原为NH 3 方面的高活性,CuPc和CoPc都被实验证明是尿素合成的有效催化剂,以及观察到的酞菁镍基MOFs的高电化学活性和导电性,作者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(MOF),即由镍酞菁(NiPc)配体和方形平面FeO 4 节点构建的PcNi−Fe−O,作为尿素电合成的电催化剂。

要点2.PcNi−Fe−O在10.1 mA cm −2 的高电流密度下,在中性水溶液中以54.1%的高FE(尿素)产生尿素,表现出显著的性能,超过了大多数报道的电催化剂。在10.1 mA cm −2 的电流密度下连续运行20小时,未观察到明显的性能下降。通过将电极面积扩大到25 cm 2 并运行8小时,获得了0.164 g高纯度尿素,突显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。

要点3.机理研究表明,性能的提高可能归因于NiPc和FeO 4 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。具体而言,在FeO 4 位点产生的NH 3 可以有效地迁移并与吸附在尿素产生位点(NiPc)上的*NHCOOH中间体偶联。这种协同效应导致C−N键形成的能垒比那些报道的具有单一活性位点的催化剂更低。

研究图文

图1. 不同类型活性位点的尿素电合成机制。

图2.(a)

PcNi−Fe−O

的合成与结构图解。绿色等值面表示共轭π-电子密度。(b)

PcNi−Fe−O

的TEM和EDS。

PcNi−Fe−O

中Ni位点(c)和Fe位点(d)的EXAFS拟合曲线。颜色代码:Fe,粉红色;Ni,青色;C、黄金;O、红色;H、白色。

图3.(a)PcNi−Fe−O的CV曲线。(b)NO 2 − 测量。(c)不同电位下NO 2 − 、H 2 、NH 3 和尿素产物的FEs。(d)液体产物的 1 H NMR和(e) 15 N NMR光谱以及K 15 NO 3 同位素标记测试。(f)PcNi−Fe−O在−0.6 V vs RHE电位下的耐久性试验。(g)PcNi−Fe−O和已报道的电催化剂电合成尿素产率的比较。(h)在−0.6 V vs. RHE条件下,25 cm 2 流动电池装置中的长期i-t。(i)尿素产物的 1 H NMR光谱。

图4.(a)PcNi−Fe−O在0.1 M KNO 3 电解质中,在-0.6 V vs.RHE下合成尿素的操作ATR-FTIR。(b-c)吸附在PcNi−Fe−O的Ni位点(b)和Fe位点(c)上的NO 3 − 的电荷密度差异,等值面水平为0.01 eÅ −3 。绿色和蓝色表示电子耗尽和积累。颜色代码:Fe,粉红色;Ni,青色;C、黄金;O、红色;H、白色。(d)PcNi−Fe−O的Fe位和Ni位上硝酸盐还原为NH 3 的ΔG。(e)用于尿素电合成的PcNi−Fe−O的ΔG。

文献详情

Highly Efficient Electrosynthesis of Urea from CO 2 and Nitrate by a Metal-Organic Framework with Dual Active Sites

Xiao-Feng Qiu, Jia-Run Huang, Can Yu, Xiao-Ming Chen, Pei-Qin Liao*

Angew. Chem. Int. Ed.
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nie.202410625

关于我们
订购指南
常见问题FAQ
  • 联系人:李经理
    扫码添加微信
已经到最底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