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56029383

武利民/谷晓俊/郭艳Angew.:等离子体和多孔MOF反应器高效氮还原为氨

7/1/2024 5:01:00 PM

研究内容

虽然使用H 2 O作为氢源(2N 2 +6H 2 O=4NH 3 +3O 2 )将环境N 2 还原为氨(NH 3 )是已知的Haber-Bosch过程的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法,但NΞN键的高键能导致极低的NH 3 产率。

内蒙古大学武利民/谷晓俊/郭艳报道了一种用于氨合成的高效催化系统,该系统使用低温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将惰性N 2 分子活化为激发的氮,该系统可以在多孔金属有机框架(MOF)反应器中与V 3+ 、Cr 3+ 、Mn 3+ 、Fe 3+ 、Co 2+ 、Ni 2+ 和Cu 2+ 离子有效地与受限和浓缩的H 2 O分子反应。铁基催化剂MIL-100(Fe)导致22.4 mmol g -1 h -1 的超高NH 3 产率。相关工作以“Highly Efficient Nitrogen Reduction to Ammonia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Plasma and Porous Metal-Organic Framework Reactors with Confined Water”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。

研究要点

要点1.作者报道了一种新的高效催化体系,利用非热介质阻挡放电(DBD)等离子体和金属有机框架(MOF)反应器的合作,从N 2 和H 2 O直接合成氨。

要点2.由于高表面积、可调节的亲水性、受限客体分子的可调吸附能力以及多孔MOFs中高度分散的金属离子的可调电子结构,所合成的具有V 3+ 、Cr 3+ 、Mn 3+ 、Fe 3+ 、Co 2+ 、Ni 2+ 和Cu 2+ 离子的非催化MOF催化剂,其孔径足以允许N 2 分子进入受限空间,在等离子体存在下表现出高且可调的氨合成活性。

要点3.最佳铁基催化剂MIL-100(Fe)不仅对Fe 3+ 位点的氮具有最强的吸附能力,而且可以区分Fe 3+ 离子的原位缺陷,表现出优异的活性,NH 3 产率为22.4 mmol g -1 h -1 ,高于已报道的光催化和电催化NRR系统中的值。在等离子体驱动的催化反应过程中,对MIL-100(Fe)的催化性能和系统表征的研究表明,原位产生的缺陷Fe−O团簇是高活性位点,NH 3 分子确实在MIL-100(Fe)反应器内形成。理论计算表明,多孔MOF催化剂在不同的催化金属位点上对氮物种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,其中最佳的MIL-100(Fe)对限速*NNH形成步骤具有最低的能垒,显著提高了固氮效率。

本研究为N2和H2O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合成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。

研究图文

图1. (a)MOF反应器中等离子体驱动氨合成的示意图。(b)具有不同金属位的七种MOFs,(c)Fe 2 O 3 和三种具有不同结构的铁基MOFs(插图:不同Fe中心的配位结构),(d)不同反应时间的四种同构MIL-100催化剂以及(e)催化反应后未经超声处理的反应时间相关MIL-100(Fe)样品中的氮含量的氨产率。

图3.(a)MIL-100(Fe)-2 min的TEM和相应的元素图。(b)原始MIL-100(Fe)、MIL-100(Fe)-2 min和MIL 100(Fe)-10 min的TGA曲线。原始MIL-100(Fe)和MIL-100(Fe)-2 min的(c)Fe 2p的XPS,(d)FT-IR光谱以及(e)拉曼光谱。

图4.(a)在不同温度下脱水的两种催化剂的氨产量(误差条表示三个独立实验数据的标准偏差)。(b)通过 15 N 2 和 14 N 2 供给的溶液的 1 H NMR分析。(c)SPS N 2 和NH,(d)Hγ和(e)FPS N 2 的发射光谱以及(f)在不同条件下存在N 2 时不同物的归一化相对强度(箭头表示在特殊条件下未检测到活化物)。

图5.四种MOFs上N 2 吸附物的(a)电荷密度差和(b)PDOS。黄色和青色等值面(±0.002 e Bhor −3 )分别表示真实空间中的电荷积累和耗尽。(c)四种MOF催化剂的氨合成的吉布斯自由能谱和每种中间体的构型。

文献详情

Highly Efficient Nitrogen Reduction to Ammonia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Plasma and Porous Metal-Organic Framework Reactors with Confined Water

Shoujun Guo, Jiangwei Zhang, Guilan Fan, Ao Shen, Xiaosong Wang, Yan Guo,* Junfang Ding, Chenhui Han, Xiaojun Gu,* Limin Wu*

Angew. Chem. Int. Ed.

DOI :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nie.202409698

关于我们
订购指南
常见问题FAQ
  • 联系人:李经理
    扫码添加微信
已经到最底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