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宝航&丁雪松&杨东辉Angew.:Linker导致COFs的光致发光差异性
研究内容
共价有机框架(COFs)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和光物理性质的可调性,通过将精心设计的荧光单元直接结合到周期性框架中,使其成为一类有前途的有机发光材料。COFs的光物理性质主要受结构参数的影响,结构参数决定了COFs共轭度、电荷离域能力和激子动力学。
为了了解COFs结构与其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,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韩宝航、丁雪松和杨东辉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同芘发色团单元但不同键(亚胺或乙烯基)的COFs。不同的键使基于亚胺和乙烯基连接的芘的COFs在固态光致发光量子产率(PLQY)方面存在巨大差异,其PLQY值分别为0.34%和15.43%。相关工作以“Linkages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”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。
研究要点
要点1.作者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具有亚胺和乙烯基键的芘基COFs(imCOF和viCOF),通过使用聚集诱导淬灭(ACQ)分子(芘)部分来了解亚胺连接的COFs和乙烯连接的COFs的发光机制。imCOF和viCOF是由周期性排列的芘单元组成。唯一的区别是芘单元之间的连接类型。imCOF和viCOF都表现出优异的结晶度和相似的晶格参数。
要点2.结果显示,不同键导致PLQY值的巨大差异,固态imCOF和viCOF的PLQY分别为0.34%和15.43%。viCOF的PLQY是imCOF的45倍,表明viCOF和imCOF具有不同的发光机制。
要点3.为了研究发光异常现象背后的机制,通过不同极性的各种溶剂中的稳态吸收和发射光谱、飞秒瞬态吸收(fs-TA)光谱和时间相关密度泛函理论(TDDFT)计算揭示了亚胺和亚乙烯连接的COFs中不同的电荷转移途径。结果表明,由于viCOF中的强极性氰基基团减少了电荷离域,但增强了层内电荷转移,层间电荷转移是imCOF的优先事项,层内电荷传输是viCOF的首要事项。由层间电荷转移引起的ACQ效应在viCOF中减弱,表现出优异的明亮荧光。
要点4.作者通过使用viCOF和蓝色灯泡制备了一种简单的发光二极管(LED),成功实现国际照明委员会(CIE)坐标为(0.35,0.33)的自然白光。
该结果不仅展示了viCOFs作为有机发光材料的潜力,而且为COFs结构和荧光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。
研究图文
图1.(a)π-π堆叠层的ACQ导致芘单元的不同光学性质。(b)imCOF和viCOF的合成示意图。
图2.(a)imCOF和(b)viCOF的固态13C NMR光谱。(c)imCOF和(d)viCOF的PXRD。插图:COF模型的俯视图。(e)imCOF和(f)viCOF的氮吸附-解吸等温线。
图3.(a)通过viCOF的K-M变换反射光谱(插图)确定的UV-vis DRS和带隙。(b)imCOF和viCOF在固态中的PL衰减光谱。(c)imCOF和viCOF在固态下的PLQY。imCOF(顶)和viCOF(底)的“NCNST”标志的照片,通过环境光(d)和365 nm紫外线(e)下的3D打印制作。(f)Py-CHO单体在50 μM或10 μM浓度下固态和溶解在MeOH中的发射光谱。imCOF(g)和viCOF(h)在固态和分散在MeOH中的发射光谱。
图4.(a)imCOF和(b)viCOF具有两层段的优化结构的电子(橙)-空穴(蓝色)分布。(c)imCOF和viCOF的HDI和EDI。(d)imCOF和viCOF的d指数和t指数。(e)imCOF和viCOF之间的电荷转移量。
图5.(a)imCOF和(c)viCOF在400 nm激发后的fs-TA光谱。(b)imCOF和(d)viCOF在选定泵浦探针时间延迟时的相应光谱。
图6.(a)CIE-1931图和涂层LED的发光位置。白色圆圈包围的区域表示白光的范围。(b)LED(b1断电,b3通电)和涂覆的viCOF的LED(b2断电,b4通电)的照片。
文献详情
Linkages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
Yue Wang, Yuan-Zhe Cheng, Ke-Ming Wu, Dong-Hui Yang,* Xin-Feng Liu, Xuesong Ding,* Bao-Hang Han*
Angew. Chem. Int. Ed.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nie.202310794